你如何才能“接得住”孩子的负面情绪?
许多来访对我的评价之一就是“无论情绪多糟糕,我都能接得住”。这个接得住就是所谓的“接纳”,亲子关系亦是如此。孩子让你感受好,无须接纳。他听话懂事学习好、勤奋刻苦有礼貌,那你还接纳什么,你应该兴奋,因为你的期待他都满足了,是他接纳了你,你不需要接纳他,只需躺在功劳簿上窃喜即可。所以,接纳的前提是:孩子没有满足你的期待。比如:你让他写作业,他却在玩游戏;你希望他懂礼貌,他却冲你吼叫;你希望他开心快乐,他却闷闷不乐;你希望他温和善良,他却乱发脾气、不停抱怨、摔东西;你希望他冰雪聪明,他却又笨又蠢;你希望他一切顺利,他却抽烟喝酒自残自伤……只有当孩子与你的期待不符甚至相反的时候,才需要“接纳”,接纳的内涵是“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”、“接纳孩子的不好”。事实上,你觉得一个人不好,却还要接纳他,本身就很变态。所以你认为的不好其实是错的,你要越过这些不好看清本质,这就是本文的主题。
“接纳”有三重境界:允许、认可、看见。允许就是愿意孩子表达负面情绪,很多父母没有这个能力,当孩子表达任何不开心,父母往往采取以下3种态度,无论有心还是无意。第一种:安慰与讲道理。“别难过了,一切都会好起来的”、“别和他一般见识”、“多往好处想,别往心里去”、“你应该这么这么这么想”……也许你认为这些话很有道理,但这类安慰就是在告诉孩子“你的事我不管”、“你要自己承担”、“我不愿看见你的难过”。敏感的孩子还会感到“被指责”与“羞耻”。上面这些安慰词都带有某种责备,好像说“你不应该难过、不应该在意、不应该往心里去”,孩子会认为自己“表达了不该表达的东西”,从而对表达羞耻。想一想,每次你安慰了别人以后,是不是很轻松呀?好像你做了该做的事,尽了应尽的义务,然后就没责任了,就轻松了,而对方是否真能做到“不往心里去”谁知道呢。有时还会为对方继续悲伤而生气,“这人怎么那么不开窍呀,咋劝都没用!”这类安慰在本质上是一种逃避,你在用劝慰的方式让自己逃开他的难过给你带来的“麻烦”。有时安慰的确管点用,那是由于你的在场,并非安慰本身。
第二种:自责与自我暴露。还有的父母会说,“都怪我不好”、“我真糊涂”、“我们也尽力了”、“我也不容易”、“我那时比你可惨多了”“不缺吃不缺喝你知足吧”、“若像外婆对我那样,你就没毛病了”……这比安慰更可怕,安慰最起码出于“某种自以为是的爱”,这些话却来自“恨”。孩子的态度激活了你对自己父母的恨意,并正在让孩子替你承担恨意。你的自责会让孩子内疚,让他觉得连累了父母,他们除应对自己的糟糕还要去缓解你的无能无力感。这种双重压力会让孩子崩溃,外在表现要嘛更抓狂、失控,要嘛立马闭嘴独自舔舐伤口。
第三种:制止与争吵。“别他妈说了!烦死了!”、“闭嘴,滚!”、“有完没完!我忍你好久了!”、“要闹出去闹,要哭滚出去哭!”、“别上学了看你学的这熊样!”更有甚者,会上手一耳光……毋容置疑,这做法不需要几次,保证孩子今后绝不会如此,他会欺骗你、隐瞒你,会通过其他办法刺激你或对外寻求或彻底闭嘴。这类父母视孩子为敌人,充满怨恨和报复,借孩子情绪来泄愤。其实,真正的“允许”很简单:你在场,让他说、让他闹、让他哭,你唯一能做的只有“听”。别觉得这很简单,相反,这相当难,特别迁怒对象是你本人的时候,稍后我会告诉你如何做到。
第二重、第三重境界是“认可”与“看见”。你要先看见,才能做到认可,甚至要先看见,才能做到允许。“看见”负面情绪背后的动力,这动力就是:期待亲密。请问,你会冲谁发火?答案很简单,与你无关之人不会让你有情绪。能让你发火的对象,都是你认为安全的、亲密的,准确的说是“让你恨铁不成钢的人”,尽管他一再令你失望,但你却离不开他,还是有期待,希望他能认可你、亲近你、重视你。所以无论孩子多么“作”,都是因为他没办法让你“爱他”,一个从来不在你面前作的孩子是彻底绝望了。还能在你面前表现不好,证明他是勇敢的!而不是唯唯诺诺俯首认命,只是勇敢的孩子越来越少了,有的眼神透着世故,举动像个小大人。好,一旦你清晰了这个动力,就会进入反思,会思索孩子究竟在表达什么,会思索过去一切家庭关系,会思索孩子以及自己生命历程——思索中,某些事件与感受也开始浮出水面。于是,你开始愧疚,开始补偿,开始理解自己,并开始心疼孩子。那么,认可也就不是问题,你会认可孩子情绪的表达、认可这份勇气、认可他的无奈他的期待,并为孩子还能对你而不对别人表达心存感激——这个过程,才是真实的接纳。
做到真实接纳十分艰难。第一,你要自我接纳。不能自我接纳就无法接纳他人,如果有就是强迫接纳,十分消耗。最近,我把朋友圈签名改成了“敬畏自己生命中的任何阶段”。活着是单程路,谁也无法重新来过,所谓“往事不堪回首”指的是厌恶、贬低过去的自己,恨不能把那经历彻底抹去。你不要抹去,要去“敬畏”,当初任何决定与选择都是当时“比较而言最优的”,如同人质通过没有尊严的讨好绑匪来保全性命。越理解自己的伤痛,就越不容易投给孩子,就不会把包容变成纵容,就不会矫枉过正,譬如:被严重控制是你的伤,很可能会给孩子过度放纵的自由;没钱读书是你的伤,很可能把赌注全押在孩子学业上;没人疼没人爱是你的伤,很可能就会溺爱孩子。过去可以补偿,但前提是对自己的过去有个清晰认识。
第二,你的负面情绪要有去处。无论什么办法,不管工作还是瑜伽,不管咨询还是课程,不管伴侣还是情人,不管知己还是闺蜜,你一定要找到接纳自己负性情绪的他人或场域。你的攻击、压抑、愤怒在这里都可以或部分可以被接住、被容纳、被理解。被接纳越多,就越有经验接纳孩子,这是良性循环。否则就是恶性循环,孩子表达攻击,而你的攻击还无处发泄,干柴烈火一点就爆,哪还谈什么接纳。
第三,允许自己接不住孩子。孩子只能陪你一程,他有他的使命,你有你的,你们交织又分离是必然,也是自然。交织的岁月里,没有任何父母可以一直接纳,恰恰是这种“不够好”给了关系一个间隙,孩子才有机会自我发展。这并不矛盾,因为不够好和伤害完全是两个维度,所以我最好的建议不是让你无条件接纳,而是有条件接纳,类似某种“需求互换”。如果你不同意父母也会依赖孩子,无意识就会粉饰太平,很容易就变成以爱为名的控制。但凡两人深度互动,一定是彼此满足,而不是一方总在付出,另一方总在索取。你对孩子也有需要,需明示而非含糊其辞。你希望孩子考重点学校、希望孩子勤俭节约懂礼貌、希望孩子学钢琴美术架子鼓……你就要清晰这些是你的需要,要明确告诉孩子。比如这样说:“妈妈希望你学钢琴,因为你学了我就开心,就更喜欢你,你愿意满足我吗?”而不是说“让你学钢琴是为你好,让你出人头地有才华”,好像显得多么伟大似的。明示需求这句话,你讲出来有多难,决定了你们关系有多不和谐。此刻,孩子学会了3点:第一,我的需要可以像妈妈那样直接表达;第二,我也是有能力满足别人的,无论他多么权威;第三,我与妈妈是平等的。需求互换就是人格的对等,也是接纳的本质,同时要承受一个风险:孩子可能不会满足你,如同你不会满足他。